注会的含金量那么高,所以注会的难度就比较高,那么注会的难度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通过率的角度看
  会计12.31>审计13.47>财务成本管理15.03>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15.98>经济法16.15>税法18.13。会计科目以**的通过率排名第一。
  从2016年注册会计师各科目考试通过率高低可以判断出,最难通过的考试科目是会计。
  从不同专业学生角度看
  1、如果是财会类专业的考生,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可能是比较拿手的科目,但是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可能就相对难一些。
  2、如果是法学专业的考生,拿手的科目可能就是经济法、税法,但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就可能是较大的挑战。
  3、如果是有事务所工作经验的考生,可能觉得审计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么难。
  4、如果是经济类专业的考生,可能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有较大的把握。
  5、如果是非财会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零基础考生,那么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将是很大的挑战,另外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也可能不轻松。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考生所认为的比较难的科目也不尽相同,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知识背景具体分析。一般认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难度较大。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难度怎么看,该如何科学搭配科目
  如何科学搭配科目呢?以下策略仅供参考。
  1、两科报考策略:
  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会计+审计,会计+税法,风险管理+审计。
  经济法+税法:经济法和税法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于其他科目都很简单,对于比较畏惧注会的考生来说可以拿来练手,先建立自信。
  会计+审计: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比如审计中属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结合的部分中涉及很多的会计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审计中的调整报表的分录实际上就是在会计分录基础上,把涉及到的调整科目换成了最终的报表项目,虽然表面上看会计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差异很大,其实两者的渊源是一样的;另外就是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涉及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这个流程本身也是需要会计知识做基础的。
  会计+税法:会计和税法的结合也比较紧密,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会计中的所得税章节,这个自然不用多说。还有就是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所以对于税法知识是否了解将直接影响递延所得税的分录处理。
  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风险管理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的学习。
  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科目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学员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度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
  2、三科报考策略:
  会计+审计+税法,会计+审计+风险管理,财管+风险管理+审计,会计+税法+经济法,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税法/经济法作为难度调剂。
  如果不想战线拉的太长,可以考虑一年报三门的报考策略,注会考试因为有六门,所以建议一年三门的速度报考,加上最后的综合阶段测试,大致三年通过注会。这个速度是比较合适的,超过三年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学习综合测试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学习之前的科目。
  会计+审计+税法: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难。
  会计+审计+风险管理:主要是考虑会计和审计以及审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能在**程度上减轻重复内容的压力。
  财管+风险管理+审计:这个也是考虑了风险管理和审计的联系,三个科目互相促进。
  会计+税法+经济法: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经济法搭配主要是从难度上考虑的。
  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税法/经济法作为难度调剂: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加上税法或者经济法作为难度调剂。
  高顿cpa祝大家可以早日通过注会,可以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