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CPA《审计》第一章第三节审计证据高频考点四:分析程序
  (1)分析程序的目的
  1.用作风险评估,用于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
  2.用作实质性程序,如果比细节测试更能降低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时
  3.用于总体复核,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
  (2)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一)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分析程序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其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二)具体要求和特点
  1.可以将分析程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
  2.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方面,对其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以判断是否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3.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其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中账户余额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局限性是分析程序所进行比较的性质、预期值的精确程度,以及分析和调查的范围都并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证水平。
  (3)用作实质性程序
  (一)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的情形(掌握基本观点)
  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单独或结合细节测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二)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时应当考虑的因素(重点)
  1.考虑针对所涉及认定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的细节测试(如有),确定特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这些认定的适用性(即“对特定认定的考虑”);
  2.考虑可获得信息的来源、可比性、性质和相关性以及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评价在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时使用数据的可靠性(即“对使用数据可靠性的要求”);
  3.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并评价预期值是否足够精确以识别重大错报(即“评价预期值的准确程度”);
  4.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且无需做进一步调查的差异额(即“对可接受的差异额的考虑”)。
  【解读】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应当考虑的四个因素,将在以下(三)、(四)、(五)和(六)中展开。
  (三)对特定认定的考虑
  1.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掌握基本观点)
  鉴于实质性分析程序能够提供的精确度受到种种限制,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越应当谨慎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2.针对同一认定的细节测试
  在对同一认定实施细节测试的同时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可能是适当的。
  (4)用于总体复核
  1.总体要求
  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进行总体复核是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这个阶段应当运用分析程序。
  2.时间
  用于总体复核的分析程序的时间是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
  3.目的
  用于总体复核的分析程序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

2023CPA必备资料+学习计划表

  • CPA历年真题汇总
  • 六科教材变动解析
  • CPA考试通关宝典
  • 十年真题研究手册
  • CPA六科高频考点
  • CPA学习计划建议书
193